整個治療的旅程當中,不管是生理上的照護或心理上的陪伴,都會有幾個環節特別需要有人陪伴。因此建議大家,可以針對以下幾個情況,找到幾位可以陪伴妳一起度過難關的親朋好友與社會支援:

花漾女孩 GOGOGO
由2018年臺灣癌症基金會抗癌鬥士 — 潘怡伶 Mina,所成立的年輕乳癌病友社群。成員多為年約18~50多歲(身體或心情)的乳癌女孩們、親朋好友以及相關的醫療人員。
社團中的乳癌姊妹大多討論治療時遇到的問題、心情抒發,社團中的醫生也都會協助大家解決醫療上的疑惑。
Facbook:花漾女孩 GOGOGO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
由年輕乳癌病友—潘怡伶、醫病政策倡議家—劉桓睿,與多位關注健康議題的年輕病友與青年共同創立。有感於疾病的年輕化日益嚴重,致力於打造「完善的年輕病友支持照護系統」,以彌補現行政府的醫療與社福制度所無法滿足的病友需求,改善年輕病友的就醫環境。
Website:https://www.typassn.org/about/
Facebook:台灣年輕病友協會

我們都有病
成立於2018年4月的有病組織,核心精神是「我有病,但是我驕傲」。成立目的是要舉辦各種「有病活動」像是有病聚會、有病講座、有病音樂會等等,讓有病的人沒病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產生有趣的火花。
Facbook:我們都有病
Instagram:aboutsick
Email:aboutsick@gmail.com

乳癌防治基金會
基金會的標誌,圓形橘色的太陽,象徵生命的力量、溫暖與圓滿,翱翔天空的大雁,象徵生命的健康與快樂。大雁追隨著太陽奔馳,是我們對生命的熱忱與執著,更是我們對生命永恆的探索與珍愛。
女性朋友們的健康平安,永遠是我們維護的目標,女性朋友們維繫著所有家庭的生活品質,都將是我們關懷、疼惜,並期待達成的圓滿。
地址:100 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6巷7號1樓
電話:02-2392-4115 | 傳真:02-2341-2506
Email:breastcf@ms18.hinet.net

台灣癌症基金會
於民國86年12月成立。由於體認到社會大眾在渴求健康及恐懼癌症之際,卻不知如何有效地維護健康來預防癌症。於是結合民間及醫界的力量,為有效降低國人罹癌率、推廣國人防癌觀念、提昇國人健康品質、推動全民飲食防癌之觀念、提昇防癌醫學研究及促進全民健康而努力。
台北總會:105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16號5樓之2
高雄分會:807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二路150號9樓之一
Email: 5aday@canceraway.org.tw

癌症希望基金會
於 2002 年成立,提供癌症病友與家屬諮詢、心理輔導、生活照護及社會資源的整合服務外。為了讓每一個癌友家庭,不論身處何處,都能獲得即時的照護,在台北、台中、高雄設置「希望小站」,更積極與各地醫療院所、病友團體、社區民間機構合作與連結,推動全台六十五家醫院成立「癌症資源中心」的服務為癌友家庭建構全方位服務網絡,讓癌友家庭能獲得持續性且完整的照護。
地址:10058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46號5樓
電話: (02)3322-6287 | 傳真: (02)3322-1719
Email: hope@ecancer.org.tw

《超越乳癌》
《超越乳癌》由國內最權威七位乳癌專家張金堅、郭文宏、黃其晟、葉顯堂、劉峻宇、鍾元強、戴浩志)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其專業知識。除了有基礎的乳房解剖結構介紹、常見的乳房良性、惡性表現,更有全方位描述乳癌的診斷、最熱門的精準醫療,提供讀者有關乳癌的資訊,帶領讀者「重新」認識乳癌防治的重要。

《面對乳癌,你不孤單》
「花漾女孩GOGOGO」是米娜於 2017 年發起的年輕乳癌社團。在這2000多位成員中,女孩們在手術時最困惑的是乳房重建;在治療期最害怕的是掉髮;在治療後最常有的疑問是:我能不能做醫美?
或許,大家只是害怕:自己不再是自己!這是一本陪你歷經漫長的治療期,仍能保有自己的書!別擔心,你,仍舊是你!

《我們都有病》
「我有病,我驕傲」、「我沒病,挺有病」我們是台灣年輕病友社群,我們都有病!
本書獻給:所有病友、照顧者、及關注醫病議題的朋友。生病後的人生,過程或許會讓你感到痛,但也可能讓你看過從沒預料到的風景。本書收錄48篇關於疾病的故事,集結癌症、精神疾患、罕病、照顧者、一線醫病人員的真實分享。這本書,不是呼籲大家一定要堅強樂觀面對疾病的心靈雞湯。而是希望讀者能從中找到與疾病和平共處的靈感、或是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