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分享經驗,但不干涉給方法。該做什麼就做唄!】

2025 年 1 月 13 日

【我會分享經驗,但不干涉給方法。該做什麼就做唄!】

小婷,今年55歲,是名資深秘書。個性果斷獨立的她,在得知自己罹患管腔A二期乳癌當下也傻眼的不知該問什麼……

向來照著計劃走,乳癌就像脫稿演出,讓她害怕。即便已完成所有治療,安穩度過三年,心中仍對轉移復發有著畏懼感……

區公所巡迴車的聲聲催促

年滿45歲,小婷就開始收到區公所的通知單,提醒她可以去區公所巡迴車做乳房攝影檢查。

接到區公所人員熱心電話,小婷也只是嘴上回應好好好,卻因工作太過繁忙而從來沒有出現過。

52歲那年,區公所電話打到家裡正巧被媽媽接到,媽媽就叮囑她預約好檢查日期一定要去。媽媽的命令不得不從,小婷這才完成了第一次的乳房攝影檢查。

幾天後收到需要進一步檢查的通知,小婷到醫院做細針穿刺,醫師說:「很小,應該不是壞的,可是長相不好看……」

報告出來雖然顯示為良性,但醫師覺得應該再做切片化驗更準確。小婷帶著疑惑,隔天便找了第二醫師。讓小婷覺得安心的是個管師陪同她看報告。

得知自己罹患乳癌的當下,身邊沒有可以商量的家人,醫師看出小婷欲言又止的慌亂,安撫說:「等下個管師會再跟妳聊。」

我有一群很好的同事

「生病不想講太多,因為不想讓人過度關心,太多意見我會煩躁。孩子們也知道我個性不喜歡人插手過問,所以都默默關心、陪伴。」

「但我有一群很好的同事,其中有四名乳癌患者,整個治療過程她們就是我最好的指導師,讓我知道每個階段會遇到的狀況和需要的資訊,而我可以堅強地面對。」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小婷要進開刀房前一刻竟然接到爸爸在同醫院突然因為心肌梗塞過世的噩耗。手術後,小婷帶著傷處理爸爸的後事。

「我一確診老闆就直接給我放大假,每次都要我回去休息。我很慶幸自己家境好,不用為錢煩惱。治療過程中也沒有不舒服、太痛苦。反倒是因為媽媽患有恐慌症而跟她的關係產生摩擦。」

當作慢性常態看待就好

生病後小婷戒掉喜愛吃高油脂等精緻食物,開始每天做超慢跑或日走一萬步養成運動習慣,想藉由汗水排除身體過多的藥物毒素。

「有人送一盒雞精給我,我每次治療就先喝一瓶,沒有營養就沒體力抗爭。」

多年秘書的工作造就小婷高抗壓力,面對事情樂觀正向,一開始就把乳癌當作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常態看待,該做什麼就做。

「當然會擔心轉移復發,所以要定期追蹤檢查。生病了還是要正向,積極治療不放棄。以前聽到癌症好像快死了,現在沒這麼可怕,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很高的!」

回首過往滿滿感恩

因為腫瘤位置很深,太小而無法觸診摸到,當時醫師還跟小婷說:「還好妳有去做乳房攝影。」

回首過去三年,一路走來都有貴人相助,四名乳癌同事更是在抗癌路程中給予她極大幫助,小婷心中充滿感謝。現在她也會分享經驗,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病友,不干涉給方法。

小婷跟先生長期因距離、感情淡和個性不合因素,在媽媽一句:「等老公老了,妳還要照顧他嗎?」小婷深思熟慮後決定離婚,還給彼此自由。

「我一生都很精彩,現在更好。配合醫師做定期追蹤檢查來監控乳癌是否有變化,若發現轉移就可以立即治療處理。現在的我很幸福!」

/

文字/採訪: 李方伶

/

#面對乳癌妳不孤單 #花漾病友故事專訪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人物專訪

#支持我們: https://www.typassn.org/donate/

#病友故事訪問報名:

https://ppt.cc/fzomZx